在披頭四樂團解散後,藍儂發行《約翰藍儂/塑膠小野樂團》與《想像》等備受讚譽的專輯,也創作了《Give Peace a Chance》(給和平一個機會)反戰歌曲、《Imagine》等傳唱度極高的經典歌曲,順利開創了單飛生涯。藍儂後期為陪伴兒子尚恩成長而自願「引退」,之後藍儂以專輯《雙重幻想》復出樂壇,但發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卻被瘋狂粉絲查普曼(Mark Chapman)槍殺身亡,讓歌迷們震驚而難過就這樣痛失一位搖滾樂的巨星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而針對那一場約翰藍儂遭槍殺的意外,我們繼續利用Daily Mail Historical Archive 1896-2004資料庫,也可以看到當時兇手被逮捕審問的新聞報導,例如" Yes, I killed John Lennon"、" Lennon and his Killer "、" Anatomy of an ordinary kid turned extraordinary killer . "等報導中,了解當時輿論跟社會及歌迷們對於這起案件的震撼。
而事件過後多年也有人朋友在" The day my friend John died "受訪緬懷約翰藍儂被槍殺的遺憾,甚至到2004年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(Yoko Ono Lennon)在"Yolo plea on John’s killer"對兇手申請假釋時的看法與相關報導,又在2004年的"Changing face of the man who shot Lennon"的報導中同樣也可以知道這起案件的審判狀況及兇手的報導等。
透過Daily Mail Historical Archive 1896-2004資料庫的新聞檔案,同樣可以再查檢到許多與約翰藍儂相關的報導文章,無論是他與The Beatles的發展與關係、或者是他與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轟轟烈烈的愛情和藝術表現等,都讓我們知道約翰藍儂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深遠。
社團法人台灣國際資訊整合聯盟協會版權所有 |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copyright. All Rights Reserved. 11441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91巷40號 | Tel : +886-2-26581830 | Fax : +886-2-26577071
11441,No. 40, Lane91, Sec.1, Nei-hu Rd., Taipei, Taiwan, R.O.C.